top of page

介入城市空間的身體感 - 鄭裕林

 

現今人類身處於高度城市化的世代,城市空間視為隱含社會文化的載體,人類身體作為肉身個體的具象呈現,卻在社會知覺中視為一個隱晦的客體,然而在社會文化的規範和支配下,會塑造出一種生活經驗的「身體感」(corporeality),利用藝術介入城市空間的手法,重新呈現城市人在當代感知的狀態,重構人類在社會思考規範中的身體經驗。

 

全球化時代的社會同質傾向

在全球化的政治和經濟意志影響下,國家不得不遵循國際協議與規定,以及貨幣基金銀行的自由市場命令,這可能會削弱了特質的文化、價值觀和生活方式,把眾多文化轉變成單一的消費主義文化,使不同文化歷史的社會將面對同質傾向,社會文化變得千篇一律的感覺。我們生存與成長的身體經驗將試圖思考規範性問題的隱含意義,城市則成為人們反對同質化的機制工具,透過城市氣質特殊性的保護,維持和豐富自身身分文化認同的價值觀。

 

城市空間反映之身體經驗

人類在城市中生活,城市的建築和空間設計的組成反映了該地方居民的價值觀和視角, 形成一種獨有的文化氣質:例如紀念碑的標誌具有政治上的意義,都市交通情況反映城市人口的控制和持續發展的價值觀,社區和鄰居組成狀況能理解城市對社會公平正義和民主參與的情況。1 而這種文化氣質其實是反映出我們的「心理組識」,如何在社會、政治、文化系統結構的從屬關係中限制和支配著。

 

Catherine Grout 在《重返風景:當代藝術的地景再現》中指出: 「身體在一個具體的時空中感受和思考,會質詢自身環境而導引我們思考身處框架內部中的關係、地位、位置、空間的幅員。這些身體經驗包含他們對事情思考的觀點和認知, 在空間中移動的心理建構和觀看。」因此,身體作為我們人類個體生命的具現,存在有關感知、覺察、經驗的主體,感知身體在社會文化建構下生活經驗和心理組織,形成一種「身體感」(corporeality)2的模式,對身體外部的經驗和感受的習成作用。

 

藝術介入空間的交流與彰顯

回顧藝術的歷史,藝術在城市脈絡中時常維持著貴族階級,功能上會攀附著宗教、政治、貴族而生(藝術收藏家的地位),而在都會空間壓縮化的世代裏,當代藝術流派從「低限主義」喚起對觀眾的身體感知與作品的相互關係到「普普藝術」的社會大眾文化探討,藝術對人類和社會脈絡產生具大的互動。在20世紀90年代的法國藝術批評家Nicolas Bourriaud寫下《關係美學》一書,提出藝術介入社會人際關係的互動作為抵抗消費主義、全球都市化的趨勢。藝術作為社會中介在自由的交互主體性的空間裏發生,「觀眾面對藝術家提示的經驗時給出的情感式、行為性與歷史性的回應中形成的空間,與作品的會見所產生的不只是空間而是時延,一種超越借觀看「補完」作品之活動所需要的操作,領會與決斷的時間。」3 讓觀眾或公眾自由相遇的空間不是一個實體空間,而是人群行動發言所使用或拓展的「公共空間」4,追求著民主、多元、開放的視野。

 

關係美學介入下塑造出人群交流互動的「公共空間」,藝術在都會中構造一個異質交流條件,作品承載的是經過人與人相遇揭露的共鳴經驗記憶,創造一種獨立於體制,無階級的去中心化論述。介入都會景觀的創作可視作結合具體空間與「公共空間」的人與世界共生關係,藝術家找出場所中所缺的東西,以最少的介入去促成「無意識舊經驗因某些細微媒介而生動地引發」的過程,就是藝術介入下彰顯的人群精神性,把虛幻的公眾客體經驗帶回肉身化,當中的生活經驗和感受感知出「身體感」的主體性論述。

 

1. 龔卓軍(2006)。《身體部署》,初版,頁 28-33, 68-75。臺北市:心靈工坊文化。

 

2. 吳瑪悧(2007)。《藝術與公共領域: 藝術進入社區》,初版,頁83-84, 87-88。臺北市:遠流。

 

2. Catherine Grout著,黃金菊譯(2009)。《重返風景:當代藝術的地景再現》(Représentations et expérience du paysage),頁 142-144。臺北市:遠流。

 

3. Catherine Grout著,姚孟吟譯(2001/2002)。《藝術介入空間》(Pour del’art dans notre quotidian: Des oeuvres en milieu urbain),頁6-9, 30-31。臺北市:遠流。

 

4. DanielA.Bell, Avner de-Shalit著,吳萬偉譯(2011/2012)。《城市的精神:為什麼城市特質在全球化時代這麼重要?》(The Spirit of Cities: Why the Identity of a City Matters in a Global Age),頁 15-16, 20-21。臺北市:財信。

 

5. Nicolas Bourriaud 著,黃建宏譯(2002/2013)。《關係美學》(Esthétique relationnelle),頁 6-11, 72-76。北京:金城出版社。

bottom of page